把牢检验认证质量生命线 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9月是我国第40个“质量月”,活动主题是“大力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在这个月关于质量的重要文件政策、重要活动、重要新闻接连不断。
9月1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到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向全党全国作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质量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释放“质量第一”的强烈信号,将积极推动我国进入“质量时代”,必将对我国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9月15日至16日,以“质量:改善供给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给这次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质量大会旨在推进国际质量合作。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对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表明我国政府重视质量工作的态度。国务委员王勇在大会致辞中强调,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认真落实《指导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促进质量提升,全面加强质量监管,着力夯实质量基础,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品质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质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质量工作尤其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质量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示了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下最大气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检验认证和产品质量对于建材行业更为重要,建材行业产品品种多、集约性差、企业规模小、质量控制难。建材产品都是为建筑和其他行业服务的,影响大,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既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的大事,因此检验认证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作为建材领域极具规模、综合性、第三方检验认证服务机构,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工程应用等全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评价把关、全面推动质量提升方面责无旁贷。近年来,CTC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问题的重要阐述,秉承科学、公正、准确的专业态度,深入理解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与质量的关系,牢牢把握检验认证质量生命线,通过检验认证的手段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推动中国产品走出去,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结合《指导意见》、质量大会的主题和CTC的具体实践分享三方面的感触:
一、建材检验认证行业的不断发展源于质量评价与管理的需求
检验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要素,在国家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我国建材检验认证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为建材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检验活动的产生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准确地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产品质量检验应运而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成立了建筑材料工业研究试验所。随着建材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和需求,检测工作也取得了同步发展。1984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了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这是建材行业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检测机构。与此同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在全国组建了一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基本覆盖了整个建材领域。
与检验活动一样,认证活动也起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品质量的概念内涵不断扩充,对认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的认证工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建材行业是实施认证制度比较早的。1988年和1989年,由国家建材局牵头组建了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和中国汽车安全玻璃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依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代表国家对水泥和汽车玻璃产品实施质量认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入世对检验市场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审时度势,整合建材行业多家国家和行业级检测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资源,在2005年11月成立了CTC前身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为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检验认证行业,CTC依靠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通过“技术研发做强能力、资本并购做大规模”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联合重组、整合国内外优质检验认证资质资源,2016年11月,CTC在上海主板成功上市,为建材行业转型升级、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制造、“一带一路”发挥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也推动我国检验认证工作再上高台。
二、把牢检验认证质量生命线、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发挥检验认证技术综合优势,为国家重点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CTC以检验认证为技术支撑,集成自身在原材料供应、生产、流通、使用和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各项重大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奥运工程、APEC场馆、G20场馆等,都能看到建材检测工作人员的身影。
众所周知,奥运工程代表着中国建造的水平,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建材质量的良好机会,更是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督水平的最好体现。作为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CTC编制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绿色建材》,在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材料的全生命周期,从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与人身安全、减少材料有害物质排放以及回收利用等四个方面对奥运场馆所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了奥运场馆建设从投标到进场施工的每个环节中材料的质量,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场馆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任务。
2014年11月,APEC北京峰会顺利召开,雁栖湖会议中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装修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对工程材料性能要求极高。为实现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低碳、绿色生态、节能节水、无苯无醛无异味”的建设目标,CTC制定了《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人造板等5大类14种高污染风险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释放量的生态发展指标值。同时派专家团队入驻施工现场监督、到相关建材企业严格控制工艺流程、对所有抽取的样品进行及时有效检测认证,圆满完成了雁栖湖会议中心工程材料生产工艺控制及室内环保控制工作,保障了APEC会议现场健康优质的环境效果。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G20主会场装修环保控制工程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CTC负责起草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会议场馆改造及装修工程重点区域室内装修用材环保控制技术规范》,严格控制装饰装修材料的关键环保指标;同时提前检测拟使用的高污染风险材料;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场所逐点排查、密切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置现场环保隐患。圆满完成了峰会主会场的室内环境质量高要求。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玻璃和高速动车玻璃制造大国,由于中国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巨大,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复杂,对于汽车、高速动车玻璃的抗鸟撞、温压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TC建立了专门的检测认证团队对全天候条件下玻璃高速冲击安全性测试分析,研究并制定了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抗风压性能、抗划伤性能和紧急逃生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还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ISO17449-2015《汽车玻璃电热性能试验方法》,开发了相关的试验设备,在工厂检查时特别关注企业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一致性,对确保我国汽车、高速列车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守卫者的作用。
2、把握经济发展新特征,标准和认证推动绿色建材发展
在中国建材工业大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目标,着力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道路上,绿色建材发展急待上下游互动对接,加强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以满足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需要。CTC是我国最早开展绿色建材认证评价技术研究的单位,立足于建材与建筑工程领域,以标准和认证为抓手,突出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工作,推动绿色建材的推广和应用,引导绿色建筑选材、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CTC承担了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评价与认证技术体系研究等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并制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基于研究成果,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绿色建筑选材及绿色建筑评价咨询服务,推动建材到建筑整体产业链的绿色化升级。通过多年连续举办“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绿色建材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很多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如APEC场馆、G20场馆、京沪高铁等;目前在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和北京新机场也将全部采用绿色建材。通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节能环保和低碳产品认证、碳核查等工作,有效地促进绿色消费,减少能源消耗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检验认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检验认证是由具有较强专业的机构依据相关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活动。通过检验认证活动,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效力,改善产品、服务质量,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科技创新券专业服务机构,CTC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展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等服务,为其解决新产品难以准确检测与评价的难题,提高和改进产品性能,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另外,CTC免费对获认证小微企业进行各类规则宣贯、标准宣讲、生产工艺等培训服务;同时还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的质量控制部门提供固定课程培训、定期举办内审员培训班,可提高小微企业产品质量意识,直接面向小微企业服务,降低小微企业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4、检验认证助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让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TC在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过程中,先后与东南亚、蒙古、非洲开展标准合作和人员交流工作,按照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标准,在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开展实验室援建与检测技术推广,也与马来西亚、蒙古、肯尼亚研究中国标准在这些国家的适用性和转化问题,为我国水泥、玻璃、铝塑复合材料等多种建材标准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行业和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质量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标准成为通用语言。近年来CTC主持承担了10项国际标准,其中已发布8项,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对推动中国产品、中国质量走向世界发挥积极作用。另外,CTC瞄准国际标准,通过与国外认证机构的互相合作方式拓展海外业务,为国内外企业产品进出口中国提供检测认证服务。
中国标准“走出去”、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检验认证服务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全球质量技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三、检验认证行业发展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质量大会的精神,检验认证机构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检验认证供给质量,针对目前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检验认证行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专业化发展,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检验认证工作是高技术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这就要求检验认证机构要专业化,一是人才专业化,作为检验认证知识与技能载体的专业人才是决定检验认证机构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如从事建材检验认证工作的人员应该是学建材的、干建材的,懂得建材制造的工艺流程等专业知识,也就是常说的学一行、干一行,学以致用,此外随着时代发展,检验认证机构还应不断加强提升检验认证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二是技术专业化,机构的专业技术背景能够为检验认证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检验认证机构应开展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标准研制等技术研究工作,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2、集团化运作,注重质量品牌建设
借鉴国有制造企业改革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检验认证机构的尝试,实行投入体制改革,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国家投入进行项目建设,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检验检测机构资源,通过集团化整合方式做强做大检验认证机构,推动检验认证行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检验认证质量精品。
3、市场化经营,注重质量管理水平
国内检验认证机构也要积极推进市场化经营,主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检验认证市场占有份额。
4、国际化发展,注重质量全球治理
国内检验认证机构经过多年的运营,已拥有了相当数量的客户群体,国外检测认证机构出于对中国市场竞争成本和本土化的考虑,国外建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希望找国内权威的检验认证机构承担检测工作,此外,随着中国制造产业走出去,国内检测认证机构也应走出去,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因此,国内外检验认证机构将有合作开展业务的可能。在拓展自身业务能力之外,积极与国外同行机构进行合作,坚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服务质量水平提升。
总之,在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等领域,检验认证对控制产品质量、规范市场健康发展起到技术保障作用,同时协助企业合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能源效率、减少了环境负荷,促进了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牢检验认证质量生命线,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检验认证工作的发展服务理念。
“质量”已成为时代强音,质量改善供给,质量引领未来,《指导意见》的发布和质量大会的召开,为质量强国指明了方向。检验认证作为重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在推动支撑中国实现质量强国的道路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质量兴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