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解读与问题探讨
职业接触限值(OEL)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有害因素后,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目前,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了47种(类)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粉尘存在的形式复杂,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OEL标准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1.我国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内涵
迄今为止,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历经初创、借鉴、摸索、实践等阶段,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不断完善,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施行的《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和最高容许浓度(MAC)三类。删去了粉尘STEL限值,而用超限倍数限值来控制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波动范围。标准规定了47种(类)粉尘的OEL,并对其中16种致纤维化作用强的制订了呼吸性粉尘OEL,所有粉尘的超限倍数都是PC—TWA的2倍。这些粉尘具有无毒或低毒、不溶或难溶于水(肺组织液)、对人体以致肺部纤维化为主等特点。
在粉尘OEL中,多数是以矿物质名称或工艺名称来表述的,如白云石粉尘、硅藻土粉尘、电焊烟尘等;部分是以单纯的化学物名称来表述的,如二氧化钛粉尘、聚氯乙烯粉尘等;还有少部分规定的是类别,如矽尘根据其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为高、中、低三大类等。由于工作场所粉尘种类繁多,目前标准还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工作场所粉尘类别判断方法
粉尘OEL标准的应用,首先必须对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性质与类别进行判断。常用的判断方法如下。
2.1工程分析法在开展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前,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检测对象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品等化学成分,往往可以较准确地掌握粉尘化学成分,并依此判断粉尘所对应的OEL标准种类。
2.2游离二氧化硅分析法,《限值》对不同游离SiO2含量的粉尘作了不同的规定。如50%≥SiO2≥10%时,0EL为lmg/m3;SiO2≥80%时,OEL为O.5 mg/m3。因此,对一些游离SiO2含量不确定的粉尘,可通过测定粉尘中游离siQ含量判断粉尘是否属于“矽尘”类。
2.3综合分析法很多情况下粉尘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该粉尘如何套用标准,就依赖对粉尘主要化学组分、作业人员接触不同粉尘浓度高低、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来判断。
3 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应用问题
3.1优先考虑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由于粉尘对人体肺部致纤维化作用与其游离SiO2如含量密切相关,0EL标准规定粉尘中游离SiO2≥10%时,一律归类为矽尘。因此,对工作场所空气粉尘类别判断时应首先考虑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只有游离SiO2<10%的再予考虑标准中的其它种类。
3.2不可泛用“其他粉尘”0EL 0EL标准规定“其他粉尘”先是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其次是粉尘不在已制订了0EL之列。因此,实际工作中不可把游离SiO2含量不清的粉尘来套用“其他粉尘”的0EL。
3.3多种粉尘联合作用问题在同一个工作场所中可能是多种粉尘同时存在的;特别是对于流动性作业人员(如巡检工)来说,在一个工作班时间内需去不同的工作场所接触不同的粉尘。上述两种十分常见的工作状况都会导致劳动者同时接触多种粉尘,事实上目前标准是没有考虑多种粉尘联合作用的。
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劳动者接触粉尘的主要化学成分,从严套用标准。此外,某些粉尘中含有多种化学毒物,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还会导致人体急、慢性职业中毒。对于这类粉尘的化学毒物问题不容忽视,应另行按化学毒物0EL标准来给予评判。
3.4粉尘0EL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由于工作场所实际存在的粉尘种类繁多,情况复杂,而目前我国OEL标准仅47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容易找到完全对应的OEL标准值,给OEL标准的应用带来难度。此外,目前新物质粉尘层出不穷,如纳米粉尘、人造矿物质粉尘、成分复杂的催化剂粉尘等,人们对这些新物质粉尘的毒性和职业危害并没有全面了解。因此,在标准应用时应给予必要的说明,以防止新物质粉尘带来新的职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