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在京举行
为期两天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8月30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会上透露,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成为了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
资料显示,2000年到20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平均增速2.2%,成为历史上增速最快的10年,若无更多的减排措施,二十一世纪末地球平均表面温度将升高3.7度或者4.8度。
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比如优化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推进低碳试点等手段,低碳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1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28.56%,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把污染的治理和减排降到能够承受合理的水平,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非常大。
“2012年中国因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超过了80亿吨,约占全球同期排放的25%。中国复合型大气污染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2013年中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044万吨和2227万吨,远远超出大气的环境容量。同期PM2.5年均浓度达到了72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1倍多,PM2.5城市达标比率仅为4.1%。”
对此,探索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与会嘉宾们的共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不会继续重复发达国家工业化期间无约束排放温室气体的传统发展道路。
“我们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低碳发展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加大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力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认为,中国选择低碳发展道路还应考虑能源安全问题。
“2013年,中国石油的60%靠进口,天然气30%靠进口,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0%和50%。假设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通道出现的故障,那么我们致力于高端和机动性的支撑将会出现瘫痪的风险。”
近年来,以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能源变革被称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形势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了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目标。也有学者进一步建议,中国低碳能源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匹马”。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说:“德国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30%,到2050年要达到60%。而中国在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还在不断的增加,当前新能源的发展规模还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量,化石能源还要增加,所以发展核能和天然气低碳能源对我们国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