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企业当前亏损严重 玻璃行业产能现过剩格局
自12月3日全球首个玻璃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后,玻璃商品便成为近期以来受关注度较高的产品之一。据悉,玻璃期货是郑商所首个建材类期货品种,也是我国首个采取全厂库交割的期货品种。国贸期货玻璃市场研究人士张宝慧认为,作为传统生产行业,玻璃行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严重、刚性产能与周期性需求矛盾、价格波动频繁等特点。“而玻璃期货的上市,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张宝慧表示,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无论是对玻璃生产商、贸易商还是下游的消费方,都将提供一个有效的避险工具。
玻璃期货拓宽现货流通渠道
“当前玻璃生产企业亏损严重,现货市场信心不足,利于期货市场做空,可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而长期来看,玻璃期价将为现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合理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张宝慧分析表示,对于玻璃原片企业来讲,玻璃期货作为我国首个采用完全厂库交割的品种,生产商可以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在原片价格高企且库存相对较高时,采取期货市场卖出合约提前保证销售收入,增加现货销售渠道。
而在影响玻璃贸易商方面,张宝慧则认为,他们可利用期货进行库存保值,当原片玻璃需求量大且处于合理价位时,买入保值锁定未来成本;当库存居高且期价有利时,可以卖出保值,降低库存风险。“也可以利用基于现货与期货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降低风险获得额外收益。而就玻璃深加工企业而言,其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上游原片玻璃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期货市场为原片玻璃锁定采购价格,缓解资金成本压力。”张宝慧表示。
产能整体呈现过剩格局
国贸期货研究部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国浮法生产线共284条,其中停产或冷修放水生产线67条,在产生产线产能约81805万重箱。今年新点火生产线18条,年新增产能7740万重箱,日熔量约1.3万吨,占在产总产能的9.7%。此外,在建生产线共49条,其中已完工但推迟点火的生产线19条,日熔量约1.4万吨,玻璃行业未来潜在产能的释放将会使得供需失衡情况短期内难以好转。
“市场形势良好时,一些企业盲目投资扩张,随后陷入低谷,产能过剩带来行业风险。”张宝慧分析表示,行业具有明显的生产刚性,产能的稳定释放明显超过了来自房地产、汽车、出口等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国家地产调控的收紧,下游主要需求方一片低迷,加剧了行业供需双方的不平衡。
据悉,近日玻璃生产企业东北联合体召开冬储会议,商讨冬储价格。冬储价格是玻璃生产企业为保证市场稳定、减少库存而议定的贸易商价格。市场传闻今年冬储价格或将定位于1100-1200元/吨,差于往年,料提振市场信心有限。
政策预期是希望所在
对于未来走势,张宝慧分析认为,玻璃期货采用全厂库交割方式,具有成本低、灵活满足市场需求、交割风险相对小等优势。郑商所首批公布的玻璃交割厂库共13家,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及华南等地,以华东地区为定价基准。其中,位于漳州市东山县的旗滨集团成功入围,实现福建省期货交割厂库零突破。
“相比近年来推出的铅、焦炭、甲醇等品种,玻璃期货重新回归小合约思路。”张宝慧表示,根据郑商所公布的玻璃期货合约,玻璃期货每手20吨,按照期货公司一般收取10%的保证金及当前1300-1400元/吨的期价计算,一手玻璃期货保证金3000元不到,投资门槛低,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参与。玻璃期货上市首周日均成交量达百万手以上,市场资金流动性较强,市场参与热情较高。
在张宝慧看来,从当前期价走势来看,远期合约价格低于近期合约,投资者对后市预期仍不乐观。
“基本面疲软是市场弱势的基础。”张宝慧分析表示,临近深冬季节,下游地产市场需求趋弱,生产厂商库存压力加大,现货企业趋于降价促销。综合来看,下游需求趋淡及宏观环境的不确定给玻璃市场带来短期下行压力,预计玻璃期价仍将维持弱势震荡。但未来全球经济趋稳回暖、宽松货币环境导致的成本支撑、冬储需求及国内或谨慎支持刚性需求的政策预期是玻璃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