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产品的定价模式主要以随行就市定价法为主
由于目前玻璃产品的流通大部分在一定市场区域内,因此该区域内的玻璃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区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以及其他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本身的产品价格。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会有所调整。例如在华北地区,河北沙河地区的玻璃企业产能规模较大,一般企业都以该地区企业的玻璃价格作为参照物,来调整自身的产品价格(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简单的同比例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在各个区域内的玻璃价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并非是独立运作的。
在当前的玻璃市场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
经过整理,归纳出了以全国主要城市(广州、上海、北京、郑州)为代表性的“2009年以来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价格”图表。在图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的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从最低的3月10日的63.41元/重箱,到12月30日的113.07元/重箱,上涨了78.32%。
在区域市场上,多数的、非主导地位的企业中,大部分要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来确定自身企业的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浮法白玻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种方式。当然,一些资金实力很强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不景气时存储产品,待市场时机好时再出手;另外,一些生产颜色玻璃,产品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本地附近区域的企业,这种意愿也会趋弱一些,主要是以全国范围内的竞争目标来进行竞争。
由于玻璃等建筑材料都是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同一种标准产品在质量上没有过大的差别。在建筑市场上,门窗玻璃、室内隔断等产品各企业的产品是可以互换的。另外,在采购方面,通常情况下基本上都是一批采购完成,工程使用过程中基本上能够保障需求量。
在玻璃企业日常的销售过程中,产品的定价模式主要以随行就市定价法为主。玻璃产品的销售半径日益缩小,企业的定价主要参照市场需求以及周边同行业的产品价格水平。在具体业务方面,各企业的产品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各企业的产品价格还是存在价格差。
在市场失去原有平衡的时候,企业间的价格变化就会频繁调整。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价格补贴
此类方式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价格,在玻璃市场价格波动时,不至于使价格波动过于频繁,更好地稳定整个玻璃市场的价格。通常情况下,玻璃企业会给代理商或者流通商一个价格折扣,通过价格折让的方式,让玻璃经营企业的利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其优点是能够在稳定市场整个秩序的情况下,减少对整体市场的冲击。这样的市场操作比较隐蔽,相对的其他透明的价格促销策略来讲比较好的保护了厂家的营销策略。其弊端就是价格操作容易被经销商和中间用户利用,相对来讲经销商和中间用户更喜欢直接降价等促销措施。
保值销售
玻璃企业的代理商,从企业拿货,无论多少价格、多少数量的玻璃产品,企业都将保证代理商一定的利润空间。此政策优点:放大了玻璃企业的订单量,解决了当时市场看空引起的企业的大幅减产和库存积压问题。但是,由于代理商无需承担任何风险,所以行情略有恢复时定单会出现膨胀性增加,企业无法在源头上控制产量,供需矛盾失衡严重;另一个方面,保值销售政策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虽然玻璃企业频繁出台限价措施,但贸易商不可能全部都能自我约束,在利益的驱动下,玻璃产品价格不断的被推向更低。保值销售在解决了玻璃企业生产经营中短期的困难后,为后市不稳定发展更是埋下新的“地雷”。
月末结算
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采用以每月内平均价格结算。前期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提货当月内,市场平均价格作为结算价。优点:与市场联系更为紧密,结算价格能及时的体现市场价格,代理商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和下游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订单。在行情波动频繁时期,该政策有助于玻璃企业和代理商共同承担风险。缺点:玻璃生产企业缺乏主导性,生产计划受短期市场行情波动明显,由于市场提货时间不同,结算时间也不尽相同,贸易商之间操作空间加大。
实行到岸价政策
此类定价模式主要是由玻璃生产企业承担产品的运输费用,开票价格中还包含了产品的运输费用以及各项杂费。其优点是经销商和中间渠道可以很简便地计算出成本价格和到岸价格,有利于控制成本;其缺点是对于运输距离远的区域,玻璃生产企业所承担的运输费用较高。
价格协调
国内玻璃企业在所属区域范围内,偶尔组织一些生产企业通过市场形势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交流。通过主要玻璃生产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玻璃价格下滑的趋势,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的发展。只不过这种市场形势研讨会,对于参与者并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市场好的时候做到“锦上添花”,无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雪中送炭”的目的。
总的来看,现在玻璃市场的价格竞争种类多样,方式较多。主要是由于玻璃市场竞争激烈,普通玻璃产品的生产企业的市场范围越来越小。生产企业为了较好地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往往不止使用一种竞争手段和策略,而是各种竞争手段组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