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平板玻璃工业成绩斐然
“十一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5年,也是玻璃工业面对挑战奋力前行的5年。5年间,我国玻璃工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玻璃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一五”我国平板玻璃的发展成就
综合指标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以年均10.37%的增速发展,总产量达到6.3亿重量箱,比2005年增加62.70%,其中浮法玻璃在总量的比例达到84%。2010年年底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已有238条,比2005年增加95条,单线日熔化能力为521.1t/d,比2005年提高47.2t/d。平板玻璃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2010年为17.0千克标准煤,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下降25.7%;平板玻璃企业实物劳动生产率已达到5147重量箱/人,比2005年增加63.40%。全国人均平板玻璃表观消费量21.66千克,比2005年增加72.18%。“十一五”我国平板玻璃主要技术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十一五”平板玻璃工业可圈可点的事件。
在“十一五”期间,平板玻璃工业中发生的一些事件是可圈可点的,对整个行业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作用。这些事件涉及行业重组整合、中国产品名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尤其有趣的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件事是中国玻璃对7家国内玻璃生产企业的收购,最后一件事是弘毅投资公司将联合共同投资人向耀华集团和北方玻璃集团增资1亿美元,取得未来新耀华70%的控制权。这充分说明,行业的整合重组充斥于“十一五”始终,见表4。
“十一五”取得的主要重大科技成果。
“十一五”期间,平板玻璃工业无论从装备水平还是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研制成功,有力地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和社会认可,见表2。
国家及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平板玻璃工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平板玻璃行业发展备受国家政策的关注。在国家颁布的政策中,最主要的就是为了促进玻璃行业的发展,扩大玻璃产品的需求,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的政策。另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节能减排始终是政策的着力点。国家及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不仅把握了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及时地缓解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
国家及行业标准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修订和出台了一批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要包括工厂设计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及产品应用标准等。新的国家标准主要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以及标准水平要起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作用的要求。
(1)对标准概念进行统一。比如GB11614-2009平板玻璃不仅替代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1614-1999浮法玻璃,而且也替代了GB4871-1995普通平板玻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701-2002着色玻璃;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替代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T16729-1997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8484-2002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2)对关联性较大的标准进行统一的修订。比如建筑用防火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统一纳入GB1576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中同时修订,并把均质钢化玻璃也纳入其中。
(3)强制性条款更具约束力。比如GB21340-2008“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现有生产企业能耗限额限定值规定的最低标准是:熔窑类别≤300t/d,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5kgce/重量箱,熔窑热耗≤8200kJ/kg。新建企业能耗额限准入值是:熔窑类别≥500t/d,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6.5kgce/重量箱,熔窑热耗≤6500kJ/kg。
“十一五”平板玻璃工业的主要特点分析
在“十一五”期间,除平板玻璃工艺结构逐步优化,浮法玻璃成为主流产品;行业进入无门槛,周期性特征明显等特点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股份制、民营和外资企业成为行业主体。
“十一五”中,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的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0年年底,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中,纯国有控股企业已经很少,私人控股企业则成为行业主体,见表3。
2.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我国浮法玻璃企业59家,共拥有生产线238条,日产能规模124020t/d,每个企业平均生产线4条,日产能规模2102t/d。其中6条以上企业17家,占企业总数的30%,生产线154条,占生产线总数的65%,日产能规模82200t/d,占总日产能规模的66%。前10家平板玻璃企业的产量占24510万重量箱,占总产量的38.89%,前15家产量为28779万重量箱,占总产量的45.66%。
3.完全满足了建筑业、汽车业对玻璃的需求。
平板玻璃行业的下游市场大致有建筑业、家居产品业(包括建筑装饰、家电、灯具、家具、厨具以及餐具等)、汽车及其他车辆业、电子业、新型能源业等,2010年我国平板玻璃消费量为58945万重量箱,其中建筑业使用平板玻璃43200万重量箱,约占平板玻璃总消费量的73.29%,如果再加上与建筑业相关的家居产品等,大约占总消费量的86.14%;汽车及其他车辆使用平板玻璃4672.02万重量箱,约占总消费量的7.93%;其他行业(包括电子行业等)使用平板玻璃3446.79万重量箱,约占总消费量的5.85%。
4.玻璃熔窑燃料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共计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38条,其中正常运行的205条;放水、停产的25条,冷修的8条。在正常运行的生产线中,使用重油作为燃料的有69条,用煤焦油的有59条,用天然气的有29条,用焦炉煤气的有12条,用发生炉煤气的有21条,用石油焦的有15条。
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玻璃工业不仅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其产品产量增长较快,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成绩斐然。